马可·波罗与鲁思梯谦合著《马可·波罗行记》

13世纪70年代,元世祖忽必烈称帝后,接见了前来朝拜的威尼斯商人尼古拉·波罗和他的弟弟玛飞·波罗、儿子马可·波罗,并留他们为朝廷办事。

马可·波罗很快学会了汉语和蒙古语,考察了许多地方,据说还当过扬州地方官,并经常出使国外,到过南洋很多地方。

在留居中国17年后,尼古拉兄弟和马可·波罗才离开,又经3年跋涉回到威尼斯。

不久,马可·波罗参加威尼斯舰队,在与热那亚的战争中战败被俘,于1298年9月7日被投人热那亚监牢。

两人合作著成《马可·波罗行记》(一名《东方见闻录》一书。书中对中国著名城市如大都、扬州、苏州、杭州等作了详细介绍,称颂中国的富饶和文明。

马可·波罗因书的出版而名声鹊起,并因此而获得释放。

此后,中国和欧洲、阿拉伯的交往更加密切。

扩展阅读

1982年4月14日,克雷格·克普拉斯在英国《泰晤士报》上宣布了题为《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没有?》的文章。文中提出四点最值得疑心的处所:一是中国的史籍中没有一条能够考据马可波罗的资料,更没有任何什物证据;二是在纪行中,对蒙古天子的谱系含糊不清;三是纪行中对汉字和茶叶这两种最具中国特色的工具只字不提;四是纪行中很多中国地名用的都是波斯语叫法。据此四点,这位学者判定,马可波罗基本没有来过中国,最多仅仅抵达了中亚和波斯,凭借着传言和道听途说的讯息,拼凑了一本对中国的猜想。

国际上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学派,即肯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肯定论者”和怀疑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怀疑论者”。两方激烈争辩。其实这种争辩意义不大。提起哥伦布,可能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发现了美洲。不过,这只是我们后人的想法,就哥伦布本人来说,他至死都认为他发现的不是美洲,而是印度,所以,他坚持称他航海中于美洲附近所见到的第一片陆地为“西印度群岛”。哥伦布不是个骗子,马可·波罗也不是有意要撒谎,他可能像克鲁纳斯所认为的那样,只到过中亚的某些国家,而他则把这些国家当成了中国。不过,今天绝大多数人还是相信他到过中国。

尽管如此,《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某些内容使学者们很惊奇。比如,《马可·波罗游记》关于杭州的记载说,杭州当时称行在,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商业兴隆,有12种行业,每种行业有12000户。城中有一个大湖(即西湖),周围达30 英里,风景优美。这些记载在《乾道临安志》和《梦梁录》等古籍中得到了印证。其它的如苏州的桥很多,杭州的人多,还有卢沟桥等等。《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都相当地详细、具体。这些材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不可能从道听途说中得到的。据2011年8月1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英国媒体10日引述意大利一组考古学家的调查结果称,大探险家马可·波罗事实上从来没有真正到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是道听途说的汇集。英国《每日邮报》9日称,如果这一理论被证明正确,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探险家之一的马可·波罗就是一个“骗子”。据英国《每日电讯报》9日报道,考古学家们认为,马可·波罗更有可能是从波斯商人处获悉了有关中国、日本和蒙古帝国的“二手故事”。

然后,他将这些故事同其他零碎的信息汇集在一起,这就是畅销书《马可·波罗游记》的来源。考古学家指出,《马可·波罗游记》在描述忽必烈1274年和1281年两次远征日本部分存在矛盾和不准确性。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丹尼尔·彼得雷拉说:“马可·波罗混淆了两次远征的细节,在对第一次远征的记述中,他描述元军舰队离开朝鲜、抵达日本海岸前遭到台风打击。但那发生在1281年,如果他真的是一名所谓的见证者,他会混淆时间跨度长达7年的两场战役吗?”此外,在书中的不少部分,马可·波罗用波斯文标注中国和蒙古地名。彼得雷拉对一家意大利历史杂志表示,随着研究的深入,对《马可·波罗游记》的质疑也变得越来越多。其他考古学家也表示,马可·波罗宣称曾在忽必烈的宫廷中担任使者,但他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任何现存的蒙古或中国古书记载中。

此前,也有英国学者质疑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1995年,英国历史学家弗朗西斯·伍德著书称,马可·波罗事实上没有到过黑海以外地区,当时在中国很常见的一些东西,如四大发明、筷子、裹脚布和长城等,马可·波罗都没有提到过。伍德最近还表示,威尼斯的档案中也根本没有提到波罗家族同中国有直接接触。她说:“在《马可·波罗游记》整个原稿中,只有18个句子用第一人称书写。与其说这是一个人的记述,更像是中世纪欧洲人的远东知识资料库。”

马可·波罗(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据称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历时约四年,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写出《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纪》、《东方见闻录》),它第一次较全面地向欧洲人介绍了发达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西方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莫里斯·科利思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的广泛复兴。

上一篇: 魏忠贤下令禁毁东林书院

下一篇: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