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正式加入经互会
1978年6月29日 越南正式加入经互会,经互会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32次委员会会议上,各成员国一致同意越南加人经互会的要求。自此,越南成为经互会的第十个成员国。 11月上旬,《越苏友好合作条约》签订。苏联对越南的军事援助迅速增加。越南加入经互会,这是中越关系无可挽回的一个标志。苏联把越南拉人了“经互会”,在经济上、政治上为越南打气输血,把越南封为“社会主义在东南亚的可靠前哨”。8月中,苏联把大量包括导弹在内的各种武器运到越南。苏联的军事顾问和军事人员源源不断进入越南,短短几个月就达4000多人。与此同时,苏联开始使用金兰湾海军基地。11月,黎笋、范文同访问莫斯科,签订了军事同盟性质的所谓“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苏联答应“供给武器弹药”,并“在将来的冲突中,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同时公然宣称同越南进行“军事合作”。接着,在莫斯科开会的华沙条约组织也声称要增加军费,“共同声援”越南的入侵活动。
在这一系列的支持和怂恿下,黎笋集团有恃无恐。黎笋在莫斯科缔结“友好合作条约”回来后仅52天,对柬埔寨的全面入侵便开始了。
扩展阅读——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俄语:Сове́т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简称:СЭВ;英语:The Council for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简称:Comecon),简称经互会,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经互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共同体,总部设在莫斯科。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合作计划。1991年6月28日,该组织在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
主要事件
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阿尔巴尼亚(1949年加入,1961年停止参与活动,1987年正式退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0)、蒙古人民共和国(1962)、古巴(1972)和越南(1978)分别加入。
1964年9月起,南斯拉夫在专门协定基础上参加经互会一些机构的工作。1973年以后,经互会先后同芬兰、伊拉克、墨西哥和尼加拉瓜四国签订了合作协定。
经互会从成立到其解散之前,是世界上贸易额仅次于欧共体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对经互会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经互会也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社会主义成员国的经济独立性。
由于东欧剧变,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一样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1991年6月28日,在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
组织机构
经互会会议:最高权利机构。由所有成员国政府总理率领的代表团组成,每年召开一次。如经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成员国同意,还可以随时召开经互会的非常会议。会议轮流在起成员国首都举行,由东道国代表团长担任会议主席。
执行委员会:执行和管理机构。由成员国各派一名副总理作为常驻代表组成,一般每季召开一次会议。会议主席由各成员国代表依照国家名称的俄文字母顺序轮流担任,任期一年。
合作委员会:受执委会领导,由各成员国选派一名有关主管机关的领导人组成。
常设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下属机构,各国可以有选择地参加。1988年,有化工、有色金属、煤炭、和平利用原子能等24个常设委员会。
秘书处:行政和执行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有秘书一人和副秘书若干人。
此外,经互会还设有法律、价格、水利、商业、发明事业、内贸、船舶和劳动等各部门代表会议以及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国际经济问题研究所、标准化研究所和管理问题国际研究所三个研究所。
总部及出版物
总部设在莫斯科,出版物有月刊《经互会成员国经济合作》,《经互会成员国统计年鉴》。
主要活动
经互会的主要活动方式在其存在期间发生了几次改变。在成立初期,主要是进行贸易,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协调国民经济计划扩大到生产领域的合作,并由双边关系扩大到多边经济关系。80年代中后期,改为发展各成员国企业和科研组织之间的之间联系并建立合营企业,直到其解散。
经互会和欧共体的异同
虽然经互会被认为是“东欧国家的欧共体”,因为这两个组织都以经济区域整合和合作为主要目标,但是,不论从经济结构、经济规模和对其他地区的影响都很不相同。
在20世纪80年代,欧共体国家共拥有西欧国家的2亿7千万人口,其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使成员国的经济更加繁荣和更有效率。虽然有意无意地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然而,其经济目的是占主要的。其成员国也全部是经济发达的西欧国家,成员国之间的平等性也得到较好的尊重,其制定的协议和决议也是主要取决于市场因素。和现在的欧盟相似,其前身欧共体也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但在作出该决议之前,在得到各成员国的充分考虑和妥协之后作出的协议和决议对各成员国具有法律效应。
经互会在其解散之前,共拥有4亿5千万人口,成员国虽然只有10个,但是却遍布欧洲、亚洲和美洲三大洲。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异也非常巨大,古巴、蒙古和越南是当时世界上较落后的国家,东欧国家和苏联经济状况则较为发达。由于苏联在众成员国中的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巨大影响力,使得苏联成为该组织的领导者,所以,东欧国家和其他成员国均认为其处于组织的次要地位。苏联在“协调国民经济计划”的旗号下经常通过制定指引性的计划经济对成员国进行经济上的干预,令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属于从属地位,计划常常也忽视市场的作用。另外,经互会并非一个超国家组织,其作出的决议不具有法律约束效应,只要一国认为其决定有损于本国利益,该成员国可以拒绝执行,但这种情况较少出现。阿尔巴尼亚因为拒绝接受苏联的指令而最后宣布退出该组织。
上一篇: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下一篇: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