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希腊第五兵团向保加利亚前线发起反攻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同盟诸国统治者扩张欲望增长,相互提出领土要求。这些争吵因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帝国主义集团插手而日益激烈。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希腊秘密订立反保加利亚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同年6月29日,保对塞、希发动突然攻击,遭猛烈抵抗。罗立即向南进军,土耳其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发动进攻。保四面受敌,不断受挫,至7月29日求和。
8月10日,交战双万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塞、希、罗、土、门(门的内哥罗)各获得一些领土。战后,巴尔干诸国的组合发生变化,原先的反土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两个集团,一方是塞、希、罗,另一方是保、土。这两个集团的背后各由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势力操纵。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与奥匈帝国的矛盾,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背景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在欧领土被占去了一大部分,只能保留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内的部分色雷斯等少量东南方地区,巴尔干同盟等战胜国在伦敦召开和会,商讨对奥斯曼帝国的利益瓜分。
但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就马其顿的统治权产生分歧。
经过
保加利亚认为与土耳其作战中他们出力最多,所以希望能多分土地,保加利亚国内倾向占领整个马其顿,因此无法和塞尔维亚谈拢。在奥匈帝国的支持下,保加利亚便于1913年6月29日向塞国及希腊宣战。保加利亚不久就陷入困境,因为门特利哥罗(即黑山))罗马尼亚也宣布参战,并加入塞尔维亚一方。土耳其为了收复亚德里亚堡,也从东进攻。在四面受敌的困境下,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宣布投降。
1913年8月,保加利亚和战胜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加北部划给罗马尼亚;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华达马其顿(Vardar Macedonia,其边界与今马其顿共和国相若)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Pirin Macedonia)划归保加利亚,爱琴海马其顿(Aegean Macedonia)划归希腊。亚德里亚堡在稍后由保加利亚单独和土耳其签订的《伊斯坦布尔条约》中,交还土耳其。
引发事件
塞尔维亚经过这次战争,变得更加强大;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遭到妨碍。两国的争执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线。保加利亚在此后疏远俄国,转而亲近奥匈。
上一篇: 段祺瑞被迫恢复旧约法
下一篇: 章炳麟出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