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 教育家梁漱溟逝世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        系出元室梁王系,先祖为元世祖六子忽哥赤,故入籍河南开封,清中叶官游广西桂林。其母张滢为白族,系出云南大理喜洲张耀曾家族。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同时他还是一位社会改造实践家,对推动乡村建设不遗余力。

梁漱溟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晚年,他曾将自己的学术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西方功利主义、佛学、儒学。《究元决疑论》为其早年研究佛学的成果之一,其后他关于唯识的研究在论著《唯识述意》中有了更加详细和有力的论述。在被蔡元培先生聘请为北大哲学教授之后,基于当时北大作为中国各种文化和思潮的论战中心,他开始发起了以东方学和儒学为主的研究,以回应当时由胡适所领导的新文化对传统思想之批判。他透过审视东西文化的发展和局限,重新评价儒家思想,影响了同期学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其成果在当时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而这本论著也成了现代新儒学的先驱。

生平

  • 父亲梁巨川在清代光绪年间曾任内阁中书。1906年起梁氏肄业于顺天中学堂,1911年毕业。

  • 1911年,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

  • 1912年,任京津同盟会刊物《民国报》编辑及记者,开始以“漱溟”作笔名。

  • 1916年,任中华民国司法部机要秘书(司法总长张耀曾系梁漱溟舅父)。在上海《东方杂志》上连载《究元决疑论》。

  • 1917年-1924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习,认识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毛泽东。

  • 1921年,写成《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学术界公认为中国现代思想史重要著作。同年,偕友人筹办曲阜大学。

  • 1928年至1929年,任广雅书院(现广东广雅中学前身)校长。提出“乡治”主张。

  • 1929年在北平接办《村治月刊》,同年在河南辉县百泉村办河南村治学院,任教务长。

  • 1931年,在韩复矩支持下,与梁仲华等人在山东邹平县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乡村建设》。

  • 1933年7月,召开乡村工作讨论会,推选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章元善、江恒源、许士廉六人为主席团,至此乡村建设派正式形成。该派的目的是实行“乡治”。

  • 1937年,日本侵华,奔走各地,商议抗战的问题和防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最高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是年8月,于国防最高参议会上和周恩来第一次见面。

  • 1938年,第一次访问延安,见到毛泽东。

  • 1939年,蒋介石特委任其为军事委员会特派员,2月1日离开重庆,10月22日返回。为推动团结抗战,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该会改名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 1941年,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常务委员,并前往香港,创办同盟机关刊物《光明报》,并任社长。

  • 1944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仍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

  • 1946年,任中国民主同盟秘书长。第二次访问延安,见到毛泽东。

  • 1946年10月,因提交不同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第三方“折中方案”,引起中共和民盟内部不满,辞去同盟秘书长的职务,并退出中国民主同盟,专注于讲学和著述。

  • 1950年至1980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此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职。

  • 1953年9月,应邀在政协常委会上就过渡时期总路线向中共反映农民问题。随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受到毛泽东当众点名批判,认为他反对总路线。

  • 1955年5月起,由冯友兰带头,对其文化、哲学、乡村建设理论开展全面公开批判,为时半年。当时被批的,还有梁思成(被与梁漱溟合称为“二梁”),以及胡风和胡适(被称为“二胡”)。

  • 1973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坚拒参与“批林批孔”运动而遭批斗。

  • 1988年,病逝于北京。逝后,冯友兰为其撰挽联道:“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根据梁漱溟生前的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埋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小黄山,目前是滨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骨

文化大革命中,批林批孔运动进行。1974年9月23日,批判会告一段落,主持人问梁漱溟的感想,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主持人要求他解释,他答曰:“我认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信仰他,他只是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轻易去相信别的什么。别的人可能对我有启发,但也还只是启发我的理性。归根究柢,我还是按我的理性而言而动。因为一定要我说话,再三问我,我才说了‘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老话。吐了出来,是受压力的人说的话,不是在得势的人说的话。‘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著只是坚信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我前生是一个和尚”

1987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时,94岁的梁漱溟第一个出席发言,他说:“我是一个佛教徒,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和尚!”

代表性著作和发表/出版时间

  • 1916年 《究元决疑论》

  • 1919年 《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 1920年 《唯识述义》

  • 1931年 《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

  • 1936年 《乡村建设理论》

  • 1949年 《敬告中国共产党》

  • 1949年 《中国文化要义》

  • 1984年 《人心与人生》

  • 1985年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

  • 2006年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扩展阅读

在人格上不轻于怀疑别人,在见识上不过于相信自己。

——梁漱溟

1918 年 11 月 7 日,一位老者与儿子有这样一次对话:

“这个世界会好吗?”

“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

三天后,这位问话的老者选择了自杀,那位坚信世界会变好的儿子后来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今天民国系列第三期(前两期分别为李叔同和萧红,见文末的精彩回顾),我们再读这位 20 世纪中国最具独立风骨的思想家——梁漱溟。

父亲梁济的去世对京城文化界产生了影响,徐志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梁启超等人都有过评论。父亲的自杀对也想过自杀的梁漱溟是一个启示——有人说,“民族血脉的新旧交替,这惊遽的时刻总要有人来表现,梁济选择了表现;这惊遽的时刻过后总要有人去承担,梁漱溟选择了承担。”

儿童时期的梁漱溟

清光绪十九年( 1893 年 ),梁漱溟生于北京,先祖为元朝宗室(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子忽哥赤)。父亲梁济为清朝举人,他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庄重的、平等的,又是尊重的。在梁漱溟的记忆中,父亲对他“完全是宽放”的,甚至“很少正言厉色地教训过我们”。

到读四书五经的年龄,梁济不让他读,而让他学习《地球韵言》。梁漱溟 6 岁入北京第一所洋学堂——中西小学堂,学习英文,8 岁就读于公立小学堂、蒙养学堂,13 岁考入地安门外顺天中学堂。梁漱溟多次报考北大但却没有考取,最后他考入了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这便是梁漱溟的最高学历。

梁漱溟小时候接受的并不是国学教育,相反他接受的主要是西式教育,入的是西式学堂,学的是近代科学课程,同时时常阅读《启蒙画报》等。

1912 年,梁漱溟任《民国报》编辑兼外勤记者,总编辑孙炳文为其拟“漱溟”作笔名。同年,由于对人生的迷茫,心理上的痛苦,他开始读佛典。梁漱溟阅读了大量佛学与印度文化的书籍,23 岁时在上海的《东方杂志》上连载自己的《究元决疑论》一文,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看到这篇文章,邀请梁漱溟到北大担任哲学讲师,梁漱溟因此登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坛。

然而就在第二年,父亲梁济沉潭自尽,面对汹涌澎湃的新思潮,曾经数次出世入世摇摆不定的梁漱溟终于决心入世,推崇儒学,写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儒学人生。

1918 年,北大哲学系毕业生

在北大待了 7 年后,一方面因不满北大只重知识的西式教育,另一方面他不想当个闭门做学问的圣人,于是 1924 辞掉了北大教职,先后在河南、山东等地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探寻救国救民之路。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事业被迫终止,但思想体系日臻成熟。

梁漱溟曾回忆与当时一些军阀的交往,这些军阀不仅请知识分子和学者到军队里传播知识,还请他们当顾问,尊为座上客,礼遇有加,并且尽力支持他们的事业。1924 年,驻扎在北京南苑的冯玉祥托人请梁漱溟为其军队作演讲,共讲了 5 次。每次,冯都到场陪着听。冯玉祥自己也注重文化学习,曾请两位老先生给他讲《左传》。

冯玉祥支持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也支持陶行知的教育事业。阎锡山也曾请梁漱溟去山西作讲演,讲了一个月。1930 年,阎锡山聘请梁漱溟为高级顾问,月薪 500 元。后来因为阎锡山未采纳其关于裁军和停止内战的建议,梁漱溟辞去了顾问的职务。

1941 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进攻香港,避难到香港的文化人士乘船撤离,天上有飞机轰炸,水上有水雷骚扰,满船的文人学者都惴惴不安,夜不安眠,只有梁漱溟鼾声如雷,睡得很香。

有人问:先生不害怕吗?他说:怕什么,我是死不了的,我死了,中国怎么办?

1949 年,梁漱溟在重庆

四十年代,梁漱溟力主和平。1946 年,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杀,梁漱溟发表了义正严辞的谴责,他说:“我个人极想退出现实政治,致力文化工作。但是,像今天这样,我却无法退出了,我不能躲避这颗枪弹,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

梁漱溟看重人品和道德,他多次说佩服梁启超,喜欢梁启超。梁启超比他年长二十岁,因对佛学感兴趣,知道梁漱溟对佛学有研究,居然亲自到梁漱溟家中去讨论,后来两人经常往来。

同时,梁漱溟多次说到他很不喜欢康有为。梁漱溟曾披露了两件事:一件是,康有为在陕西西安的卧龙寺参观时,将寺中多卷珍贵的古版佛经装到他的骡车上试图盗走,后被人发现并追回。还有一次,康有为向一个银行家“借”一幅十分名贵的字画,试图据为己有,后来银行家多次讨要不得,便不得不派多人到康家强行索回。

1953 年,梁漱溟在会议上

梁漱溟曾与毛泽东有一段来往,两人 1918 年在北京大学时就已相识,但那时只是点头之交。二十年后,梁漱溟到延安,在十六天里与毛泽东有过八次交谈,有两次是通宵达旦。

在 1953 年 9 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梁漱溟的发言曾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梁漱溟发表的对于乡村与城市的激烈观点,毛泽东很不以为然。但此后几天,会议对梁漱溟的言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梁漱溟震惊不已。他向来有牛脾气,因此会上不顾一切地要求发言,并与毛泽东激烈争吵,直到有人在会场上大喊“梁漱溟滚下台来!”这场惊心动魄的争吵才匆匆结束。

随后,毛泽东给梁漱溟的问题定下了基调:虽“反动”,但不算反革命;要批判,但也要给“出路”。但自从那次激烈的冲突之后,两个人的私人关系就中断了。那以后,在公开场合见面时,两人只是匆匆地握一下手,说一两句话。

三十年后,90 岁高龄的梁漱溟谈及此事,意味深长地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使他(指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有些与事实不太相合,正像我的发言也有与事实不符之处,这些都是难免的,可以理解的,没有什么。”

梁漱溟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8 月,梁漱溟即被被赶出居室,住在简陋的小屋内。红卫兵抄家时,将他尚未完成的《人心与人生》手稿没收,梁漱溟随即写信给毛泽东说:“若此稿毁却,我生于斯世何益。假如在或斗或批之后,不发还此书稿,即不可能叙写,无异乎宣告我的死刑。”后来,在毛泽东的安排下,该手稿得以退还。1975 年,梁漱溟终于完成了这本《人心与人生》。

1974 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梁先生反对以非历史的观点评价孔子,反对把批判孔子与批判林彪相并提,并为刘少奇、彭德怀辩护。在“四人帮”猖獗时,梁漱溟仍不顾个人身处逆境,仗义执言。当受到围攻时,他傲然宣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在文革中遭到了不公正待遇,梁漱溟并没有发牢骚。他在经历一次次的政治批判后,仍能做到心平气和,甚至趁着空闲在屋外打太极拳,全然没有把对他的批判当回事。

梁漱溟

梁漱溟 20 岁那年想“出家”,被劝止后就改为吃素,坚持素食 70 余年。即使参加国宴时亦不进肉食,有一次毛泽东走到他饭桌旁由衷地说道:“梁先生坚持食素,清心寡欲,定长寿也。”

1988 年 6 月 23 日,梁漱溟的人生大幕垂下,享年 95 岁。

去世前,他曾接受一位台湾记者的采访,只说:“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此可视为梁漱溟的遗言。

上一篇: 奥林匹克博物馆正式开馆

下一篇: 印度航空182号遭恐怖袭击 329人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