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 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高君宇逝世

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高君宇逝世

高君宇

1925年3月5日,高君宇逝世。

1916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在那里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教育。十月革命后,高君宇和邓中夏、黄日葵、许德珩等同学,经常聚集在李大钊那里,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十月革命的经验,寻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法和道路。

五四运动时,作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的高君宇,是这一反帝爱国运动中的主要骨干。5月4日那天,他同爱国学生冲入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赵家楼曹宅。当运动遭到反动军阀镇压时,他置生命危险于不顾,毅然担任了北京大学驻北京学生联合会的代表,领导爱国学生继续斗争。为了进一步唤醒民众,高君宇于1919年10月加入了邓中夏主持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并很快成为该团的主要骨干和领导成员。他和邓中夏等人一起,先在城市组织讲演,后又组织力量深入农村、工厂讲演。

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高君宇和邓中夏等北大19名学生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我国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之一。一年多以后,该会在北大成为公开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他还和其他会员一起自筹资金,筹办了一个附属该会的图书馆——“亢慕尼斋”。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高君宇十分注意工人运动。他经常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调查、讲演,启发工人的觉悟。他和邓中夏以长辛店为据点开展活动,在京汉铁路沿线创办工人子弟学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和职工联合会组织,领导北方早期的工人运动。

同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高君宇是这个小组最早的成员之一。他受小组的委托加紧筹建青年团组织,经一个月的努力,组建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当选为第一任书记。不久,高君宇又被派到山西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经过他的耐心细致工作,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1年5月1日成立。为了使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有一个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高君宇和贺昌、王振翼等改组了《平民周报》编辑部,改组后的《平民周报》在宣传马列主义,引导青年进行革命斗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2年1月,高君宇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5月到广州出席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委员。7月他又出席了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同年9月,根据党的西湖特别会议的决议,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正式出版,高君宇任该刊编辑兼记者,以后还担任了北方区党委机关刊物《政治生活》的编辑。

1923年2月,爆发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高君宇等受党的委派,领导长辛店工人同反动军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2月7日,直系军阀对工人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高君宇镇定机警毫不畏缩,仍然四处奔走处理惨案的善后工作。他怀着对军阀的无比愤慨,不仅撰写了抨击军阀统治的文章,而且和罗章龙编写了《京汉工人流血记》一书,由他作了题为《工人需要一个政党》的后序,号召工人在党领导下继续同军阀进行斗争。

6月,高君宇参加了党的“三大”。大会确定了关于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会后,高君宇担任了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从此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建立统一战线的工作。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不久,高君宇受北京党组织的指派,到山西筹建党组织和筹划山西地区国共合作等事宜。

后来,高君宇受党的委托,曾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当帝国主义支持反动商团发动叛乱时,高君宇率领工团军英勇奋战。在巷战激烈之际,他乘的指挥车被子弹击穿,高君宇负伤之后,不顾个人安危,裹伤再战,直至胜利。

冯玉祥在十月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高君宇随同孙中山抵京。高君宇本来就有肺病,经常咯血,在广州的紧张战斗生活,使他的身体更加孱弱。随孙中山北上,一路劳顿,病情愈加沉重。他在北京住医院后,仍一心想着党的事业。病情稍有好转,他一再要求出院,出院后,便投入了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紧张筹备工作。1925年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他是代表之一。就在这时,他突患急性阑尾炎,经抢救无效,于3月5日病逝,年仅29岁。

上一篇: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

下一篇: 孙中山起用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