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 中国光学泰斗王大珩逝世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男,江苏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日本东京,中国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激光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高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生平

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父亲王应伟在世纪初曾留学日本,是早期的地球物理和气象学家。母亲周秀清极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1929-1932年 中学时代就读于礼贤书院。1932年-193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7年参加了国民政府的兵工工作,从南京撤退到长沙。

1938年考取第六届中英庚款公费留学。1938年至194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物理系技术光学专业组学习,获硕士学位。1941年至1942年在英国雪菲尔大学玻璃制造系从事博士研究工作。

1942年至1948年任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研究实验部物理师。

1949年3月28日至1951年任大连大学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1951年至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956年前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研究员、所长。1955年5月31日 获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兼任国家十二年科技远景规划仪器仪表项目和计量技术项目组长,1957年兼任国家科委仪器仪表专业组长、国家计量局顾问。

1958年8月至1965年2月,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今长春理工大学)创始人,首任院长。

1978年至1982年任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至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1979—1991年 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1983—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主任。1984年至1995年任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1983—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主任。

1986年3月与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一起写信给邓小平,提出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导致863计划得以启动。

1986年至1991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1986年至1992年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至2011年任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1999年9月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共23人一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扩展阅读:两弹一星元勋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表彰在研制“两弹一星”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

“两弹一星”,指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23位卓越科学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分别是: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具体介绍如下: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江苏吴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在他的领导下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和首台航天相机,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

王希季,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湖北武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孙家栋,1929年4月出生,辽宁复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孙家栋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任新民(1915年12月05日-2017年2月12日),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任新民是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吴自良(1917年—2008年),浙江浦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世纪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中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

陈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参加论证并提出了原子弹试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三年后,与同事研制了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制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的测控方案以多普勒测量为主,并在卫星入轨点附近的地面观测站设置雷达和光学设备加以双重保证。

陈能宽(1923.05.13--2016.5.27 ) ,湖南省慈利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陈能宽经过多年的科学积累和刻苦钻研,开拓了中国的爆轰物理专业,在化工技术、聚合爆轰设计技术、“增压”技术、材料状态方程和相应实验测试技术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相继取得为进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试验所必不可少的成果。

杨嘉墀(1919.7.16-2006.6.11),江苏吴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杨嘉墀长期致力于中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参与制定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和参加包括第一颗卫星在内的多种卫星的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多次参与中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献。

周光召,1929年5月出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1961年至1964年担任核工业部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核武器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九局总工程师,第二机械工业部九院研究所所长。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研发做出重要贡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后投身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安徽芜湖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副总设计师,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导弹副总工程师,水下核潜艇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陆上机动车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江苏苏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

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出生于吉林长春,祖籍湖北省麻城县,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王淦昌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在实验中,因受到核辐射而身患直肠癌,并因此去世。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于河南开封,中国科学院院士。1968年10月26日,赵九章因不堪迫害而自杀身亡。赵九章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 。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冶金学、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1968年被害身亡。

姚桐斌早年主要进行冶金铸造方面研究;回国后开始从事导弹与航天工业的工艺、材料技术工作,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

钱骥(1917.12.27—1983.08.18),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钱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同时为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钱三强不仅为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为培养中国原子能科技队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山东荣成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因飞机失事殉职。

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篇: 历史上的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