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莫桑比克建立外交关系


莫桑比克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旧译作莫三鼻给,位于非洲南部,临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以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人口约有1920多万人,1975年脱离葡萄牙殖民地身分而独立。作为与英国并无宪制关系的国家,在1995年以特殊例子加入英联邦;因其经济低落再加上曾为共产国家,国内经济等数值常被拿来与北朝鲜比较。

历史

索法拉地图(1683年)

莫桑比克的前身,就是葡属东非,郑和下西洋时最远曾达莫桑比克的贝拉港。1498年3月,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到达莫桑比克,当时就有阿拉伯的贸易站在沿海一带设立。自1505年开始,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葡萄牙在沿海兴建了许多贸易站和堡垒,并且使它成为非洲东岸航行船只经常停泊的港口。葡萄牙的商人、传教士和探险家更深入内地。到了十九世纪初期,当地的奴隶制度才被废止。

经过了近五世纪的漫长殖民统治后,莫桑比克人民也开始政治觉醒,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高唱入云,但是葡萄牙政府对这个殖民地不肯放手,因此爆发了为期15年的丛林游击战争。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黑人组织,在他们首领萨莫拉·马谢尔的领导下,和葡萄牙军队展开了武装斗争。到了1971年,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游击队在苏联的武器援助下控制了境内广大的乡村地带,全境四分之一的土地都落入游击队的掌握中。

1973年,莫桑比克的局势更加混乱,游击队的势力也更加壮大,士气低落的葡萄牙军队被迫从北方的丛林中退守到有数的几个城市里。在大势已去声中,葡萄牙政府只好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展开谈判,准备放手让莫桑比克独立。同年9月8日19时,葡萄牙外交部长马里奥苏尔斯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领导人马奇,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进行会谈,双方签署协定立即停战,葡萄牙允许莫桑比克解放阵线领导组织黑人临时政府,并且在9个月内完全独立。

这顶协定宣布后,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正式宣布脱离葡萄牙独立,成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奉行社会主义。由绿、白、黑、黄、红五色组成的莫桑比克国旗,在空中冉冉升起,象征着这个新国家的诞生。

1976年,因反对派莫桑比克民族抵抗运动反对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一党专制,爆发内战。

1990年12月1日,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改国号为莫桑比克共和国,放弃社会主义。

1992年,内战结束,莫桑比克开始实行多党民主制。

自然地理

莫桑比克卫星图
当地摊贩
Nivali村

莫桑比克地势大致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赞比西河斜贯中部入海,河以北主要是高原,一般海拔500-1500米,沿岸平原较窄,以南主要是平原,最宽处约300公里,滨海多沼泽、沙洲和红树林。

莫桑比克属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600-1200毫米以上。多河流,森林约占领土的四分之一。

位置

莫桑比克的地理位置,是在非洲的东南岸,东临莫桑比克海峡与印度洋的岛国马达加斯加隔海相望,北界坦桑尼亚,西邻马拉维、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西南和南非共和国及斯威士兰毗连,全国总面积799,3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470公里。

水系及地形

这个国家地跨三比西河下游,南部有平原,东部沿海一带为狭窄的平原,西北部为高原。北部地势高亢,好像楼梯,一级又一级地向海岸方向下降;并且有很多森林。沿海一带海岸曲折,有很多良港。境内最大的河流有三比西河和鲁伏马河。

气候

南回归线在南部通过,因此莫桑比克的气候,北部属热带。南部是副热带,所以境内气候炎热潮湿,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4(华氏67度)。这个国家年分干湿两季,干季比较短,为每年四月至八月;湿季很长,为每年九月到次年五月。因此雨水丰富,几乎常年都会下雨,年雨量约500公厘到1000公厘。中部三比西河下游沿岸雨量最多,年雨量差不多有1000公厘到1500公厘。

地理区

莫桑比克在地形上约可分为三区:

北部高原

南纬17度以北均属此区,高原高度自西向东倾降,渐至海滨。只有两块山地最高。一为马拉维高地,滨尼亚沙湖东岸,一为奈莫利高地(Namuli Highlands),高有2,400米,位在南纬15度附近。本区高地上的雨量在1000公厘以上,奈莫利山区可达1500公厘,但较低谷地只有900公厘左右。年雨量分布不匀,变率颇大,但仍不失为重要的农业区,由于本区人口密度不大,土人尚可实行游耕 ,经常有一部分土地休耕,主要农产品为木薯及稻米,愈向内陆,玉米越多。现金作物有棉花及茶叶。

沿海平原

南纬17度以南,沿海低地区均属之,莫桑比克多沼泽及沙丘,平原北部雨量多,在1000公厘左右,南回归线上下雨量最少,只有300~400公厘,本区的粮食作物以玉米及稻米二者最重要,甘蔗则为本区主要的经济作物。由于栽种稻米及甘蔗均需灌溉水源,故本区正积极规划大范围的灌溉计划,利用林坡坡河水在河口以上110公里处的吉佳(Guija),兴建水库蓄水,业于1952年完成,可灌白八万亩。种植小麦、稻米、小米、紫花苜蓿、棉花及甘蔗等;另一计划拟利用卢伦索马奎港以北的英可麦提河(R.Incomati)的河水,修筑水库。预计可灌田24万亩。三比西河在入海处分成七支分流,注入莫桑比克海峡,形成一片广约6500平方公里的三角洲,洲上人民以稻米为主全,每年四月来自中上游的洪水混合春潮,可将整个三角洲淹没约5、6日之久,故洲上房屋均为高架屋,每年此时,洲上居民将牲畜家禽均搬至高架屋中,以躲避此一年一度的洪水泛滥。

赞比西河谷及两侧高地

塞那(Sena)以西为赞比西河的内陆谷地,河道大致作东西向,河谷年雨量600~700公厘,两岸年有洪水泛滥及嗤嗤蝇骚扰,居民不多。河谷北侧的高原无嗤嗤蝇的困扰,雨量亦丰,可达1000公厘,为班图人主要放牧区,称为安古尼亚高原。赞比西河南方的高地为津巴布韦高地的一部分,称为曼尼卡台地,和莫桑比克低地之间有大陡崖,可达2400米,高地气候湿凉,栽种玉米及烟草。

经济

农业

古鲁埃茶园

海岸近海渔业

这个国家境内平原很多,土壤肥沃,雨量充足,很多土地都可以用作农耕,可是大部份土地都还没有开发。境内农业发达,但是农耕技术却十分古老。主要农产品有甘蔗、棉花、麻、椰子、玉蜀黍、腰果、小麦、花生、马铃薯、豆类、芦粟、棕榈油、咖啡、烟叶、香蕉、柑桔、水果和蔬菜等,国内大部份人民都是以农为业。 在莫桑比克的北部,有一片大森林。国内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24.4%,因此林产资源丰富,但是还没有大量开发。

畜牧业

莫桑比克森林里有许多野兽,尤其是以象群为最多,所以盛产象牙。畜牧业是莫桑比克农家的副业,一般农家都养有牛、羊、马、骡、驴、猪等牲畜和鸡鸭等家禽。

渔业

渔业非常发达,但是捕鱼设备简陋,机动渔船不多,缺乏远洋渔业,所有捕渔作业,都限于沿海一带和一片内陆河流。鱼获量可以自给自足,并有少数可供外销。全年鱼获量43751公吨。

矿业

这个国家矿产也十分丰富,主要矿藏有金、石墨、铝土、煤、铁、石棉、云母、锆、钴、铜、铅、钽、汞、铋、石英和绿柱玉等,但很少开发。

工业

工业还在起步阶段,国内设有棉花、茶叶、烟酒、麻、锯木、饮料、纺织、化学、制鞋、制袋、橡胶、金属家俱、发电、炼油、制糖、食品加工、成衣、五金、电器用品、建材、交通零件、小型造船。肥料和水泥等工厂。

行政区划

莫桑比克行政区划
马普托全景,为莫桑比克首都及第一大城,马普托地区则区分为省及市。
  1. 德尔加杜角省

  2. 加扎省

  3. 伊尼扬巴内省

  4. 马尼卡省

  5. 马普托市省

  6. 马普托省

  7. 楠普拉省

  8. 尼亚萨省

  9. 索法拉省

  10. 太特省

  11. 赞比西亚省

重要城镇

  • 彭巴(Pemba)

  • 利欣加(Lichinga)

  • 夸姆巴(Cuamba)

  • 莫桑比克市(Mozambique)

  • 楠普拉(Nampula)

  • 安戈谢(Angoche)

  • 克利马内(Quelimane)

  • 塞纳镇(Vila de Sena)

  • 太特(Tete)

  • 宗博(Zumbo)

  • 贝拉(Beira)

  • 新曼博内(Nova Mambone)

  • 伊尼扬巴内(Inhambane)

  • 赛赛(Xai Xai)

  • 马普托(Maputo,首都)

交通

境内交通方面,陆上交通有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铁路全长4787公里,可以和南非共和国、斯威士兰、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等地铁路相接。公路全长30,400公里,其中五分之二是柏油路面,五分之三是大级路面。航空交通有国营的莫三鼻给航空公司和一些外国航空公司的民航班机,营运国内外航线海运最为发达,这里良好的港口可以和世界各大港口通航。国内主要港口有马普托、贝拉、南普拉和贵利曼纳等。

国际贸易

出口贸易

在出口贸易方面,2009年输出总值约为19.65亿美元,主要输出品有铝、大虾、腰果、棉花、糖、柑橘、木材、电力设备等,主要输出国为荷兰、南非及津巴布韦。

进口贸易

在进口贸易方面,2009年输入总值约为30.96亿美元,主要输入品有机械及设备、车辆、燃料、化学品、金属制品、食品、纺织品等。主要输入国是南非、荷兰及中国。

上一篇: 美国国务卿黑格辞职

下一篇: 美国5万人为贫苦百姓举行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