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 作家萧军逝世

萧军(1907年7月3日-1988年6月22日),辽宁锦州人。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吟飞、刘羽捷、刘蔚天、刘毓竹。笔名除“萧军”外,还有酡颜三郎、田军、三郎等。“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知名的左翼作家。

生平

萧军成长在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母亲在他出生七个月后就不堪丈夫毒打而服毒自杀,这使他的幼年在缺乏母爱的环境中度过。他的祖父是佃农,父亲是木工,8岁那年家业破败,为了逃债,举家迁移。萧军10岁那年随父亲来到长春,在那里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但他性格刚毅、反抗性强,后被开除学籍。

1925年萧军参军入伍,在部队里,他学习了古文和旧诗的写作,并颇有造诣。1928年萧军考入张作霖在沈阳主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后因斗殴被开除。这时期他开始用白话文写作。1929年萧军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懦……》。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参与组织抗日义勇军,1932年因消息败露逃往哈尔滨。在哈尔滨继续进行抗日反满斗争,并认识萧红。1933年与萧红同居,后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散文合集《跋涉》,其中有他6个短篇。1934年夏天和萧红离开东北来到青岛,在此完成了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

1934年l1月到上海,得到鲁迅亲自指导,参加了《海燕》和《作家》等杂志的编辑工作。1935年7月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由萧军自费出版,鲁迅、周扬、乔木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后来他的作品由于被指鼓吹“国防文学”而遭到鲁迅等左翼作家的批评。1937年抗战爆发后,萧军积极投入抗战洪流中。1938年1月27日他同萧红、艾青、田间、聂绀弩去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但由于和“民大”校长阎锡山的矛盾而离职,随后前往西安,途经延安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接见。在西安,他与萧红分手,后与王德芬相识并相恋,结为夫妻。

1940年6月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并在鲁迅研究会工作,一直工作到1945年冬末。1946年萧军重返哈尔滨,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务。后因为《文化报》与《生活报》论争事件,萧军成为“阶级斗争”的牺牲品,被排斥出文艺界。1949年以后先在抚顺总工会从事戏剧创作和研究。

1951年他调至北京市“文物组”当文物研究员,不专门从事写作但他没有停止写作,先后写出了《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等大量作品。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了迫害。“四人帮”被整肃后,萧军得到平反,恢复了名誉。之后他依然辛勤写作,笔耕不辍。1988年6月22日在北京逝世。

作品

  • 《跋涉》(短篇小说合集)与萧红合著,1933年10月,自费于哈尔滨“五日画报社”出版

  • 《八月的乡村》(长篇小说)1935年7月,自费印于上海容光书局

  • 《羊》(短篇小说选)1936年1月,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1981年,广东人民出版社

  • 《江上》(短篇小说选)1936年8月,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

  • 《绿叶底故事》(诗、散文合集)1936年12月,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

  • 《第三代》(1~2部,长篇小说)1937年12月,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1947~1948,哈尔滨鲁迅文化出版社

  • 《十月十五日》(小说、散文集)1937年,上海文化生或出版社

  • 《涓涓》(中篇小说)1937年9月,上海燎原出版社

  • 《侧面》(报告文学)1938年11月,成都跋涉书店;续集《从临汾到延安》,1941,香港海燕书店

  • 《幸福之家》(四幕话剧)1940年5月,重庆上海杂志公司

  • 《萧军杰作选》(综合集)1947年,上海新象书店

  • 《五月的矿山》(长篇小说)1954年11月,北京作家出版社

  • 《过去的年代》(上下册,长篇小说),1957年6月,北京作家出版社

  • 《吴越春秋史话》(上下册,长篇小说)1980年7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萧军近作》(诗文选辑)1981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

  • 《萧军五十年文集》(综合集)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我的童年》(自传)1982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从临汾到延安》(散文集)198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

  • 《萧军戏剧集》(戏剧)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纪念

  • 萧军故居 (凌海市):位于辽宁省凌海市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距锦州约45公里。2007年7月3日落成。

  • 萧军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鸦儿胡同6号院。

  • 萧军文化广场:位于辽宁省凌海市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2007年7月3日落成。该广场以“八月的乡村”为主体建筑,造型独特。正面有萧军雕像,上面还有他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里面有展现《八月的乡村》背景的“半景画”,还有展览室、陈列室、学术厅和多功能厅等。


上一篇: 两德议院正式批准国家条约

下一篇: 邓小平说香港实行“一国两制”50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