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六事变——陈炯明炮击孙中山

陈炯明炮击孙中山

孙中山退至永丰舰指挥反击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部队4000余人突然包围总统府,并向孙中山所住的粤秀楼开炮。

15日,粤军总指挥叶举接到陈炯明密令,于白云山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熊略为攻城指挥官,洪兆麟为先头部队,开始围攻总统府。同日清晨,陈策紧急召集各拥孙舰长会议。研究应变措施,确定陈策在江防舰队宝壁舰上指挥,各舰严加警戒。

随后,陈策疾赴总统府粤秀楼,报以局势危急。恭请孙中山莅临舰队,以便在陈军叛变时下令讨伐。孙中山仍未能下定决断。陈策速返舰队,命令各军舰升火起锚,进入战备状态,以随时应变。

当日下午5时,孙中山仍不虞有变,曾对警卫团长陈可钰等说:“我与竞存(陈炯明字)近几日仍有电报往返商量两广军备,目前可能是他部下的一些骄兵悍将借名索恼,以难当局,饷清发了谅可各自回防。竞存曾谓愿以生命人格为保证,我信他不敢做犯上作乱之事,且我定明日返韶关,难道今晚还会有事吗?”

15日晚后半夜,叛军首先占领石井兵工厂,随后包围了总统府,孙中山生命危在旦夕。陈策在东堤襟江楼闻讯,急从二楼跃下,火速奔返舰队,指挥宝壁舰驶近长堤天宇码头附近,准备接应孙中山。时总统府参军林树巍、秘书林直勉知情险恶,力劝孙中山撤离险区。

在他俩扶持下,孙中山离开粤秀楼,途中曾遭叛军两度盘查,但终于平安到达长堤天宇码头,乘坐小艇登上了早已升火起锚等候的宝壁舰。17日,孙中山转登永丰舰,并发表讨陈电文。


扩展阅读——六·一六事变

六·一六事变又称为“陈炯明叛变”或“陈炯明事件”又有从孙文的立场称为“广州蒙难”,1922年6月16日发生于广州的一次以陈炯明为首主张联省自治的地方军人,以武力驱赶以孙文为首主张武装北伐统一中国的广东中华民国政府的武装事件。

背景

1920年7月直皖战争后,段祺瑞下台。但是控制北京政府的直系奉系两系军阀仍然没有恢复《临时约法》。陈炯明的粤军从福建返回,击败桂系夺回广州后,邀请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回广东,11月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并改编军队由其直辖。

陈炯明主张实行“联省自治”(民选议员和地方长官等),遵邹容《革命军》的遗志,“建立以美国为模范,加以适应中国传统和国情的修改”的美国式的民主联邦;这与孙中山的北伐、武力统一的主张有所冲突。

1921年1月12日,非常国会在广州复会。4月7日,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实施武力统一全国之策,与广东实力派陈炯明的联省自治主张发生冲突。陈炯明主张先定省宪,以确立民治的基础;再议国宪,循序渐进地推进和平统一。6月,桂系军阀再次进逼广东,陈炯明带兵迎敌。此战虽击败桂系,但死伤人员约有全军五分之一,士气大受打击。

1922年3月邓铿被杀,陈孙矛盾逐渐激化。1922年4月孙文执意北伐,陈炯明无法接受孙的条件,遂被罢黜,回惠州隐居。5,6月间,第一次直奉战争的爆发,奉军战败使得孙中山原本的打算落空。5月20日,陈炯明部下叶举率领粤军,擅自开入广州,呼吁迎陈复职。6月1日,孙文从韶关返回被粤军控制的广州城。6月1日旧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王家襄,吴景濂等在天津集会,宣布“非法总统”徐世昌无效,徐世昌于2日宣布辞职,黎元洪复职。6月3日,由于孙文曾发表过政治宣言,承诺如果徐世昌下台,他亦将下野。蔡元培、胡适、高一涵等两百多位各界名流,联名致电孙文和广州非常国会,呼吁孙文实践诺言。

过程

6月3日,叶举宣布广州戒严。6月12日,孙文通过报纸向陈炯明摊牌,宣布:“我下令要粤军全数退出省城30里之外,他若不服命令,我就以武力压服他。”6月15日深夜,粤军高级将领召开会议,决定发动军事行动,逐孙下台,并事先来电通知孙中山,让孙文赶快撤离总统府,兑现孙文与徐世昌一齐下台的诺言。

15日晚10时,广州卫戌司令,粤军第三师师长魏邦平接到叶举“让孙中山撤离总统府”的命令,并告知孙,孙及时离开。16日3时叶举部包围总统府,5时左右司令杨坤如数十人进入总统府企图缴械,在守军诱骗下遭到攻击全灭。粤军开始攻击总统府,至10时攻陷。期间粤军发炮三响威吓总统府(国民党方面称陈炯明炮击总统府),并拘捕廖仲恺。

事件发生后,叶举等粤军将领电请当时在惠州的陈炯明返广州维持局面。章炳麟也于19日发电文支持陈炯明贯彻其“联省自治”的主张,并另电劝孙中山“去”非常大总统之“号”,离开广州。电文中说:

惠州陈竞存先生鉴:徐(世昌)酋将覆,仆已电劝中山去号,中山暗于时机,而君又果于报复,遂成此祸。但中山可仇,西南联省果可背,联省自治主义果可弃否?愿君明以教我。

孙中山登上永丰舰后,于广州水域凭借海军及部分地面部队持续抵抗。形势持续恶化,永丰舰受到威胁,蒋介石急请孙移居下舱,而自守舵楼,冒险通过车歪炮台,直驶至白鹅滩,始脱离险境。孙希冀北伐军回师击溃陈炯明部扭转局势,后因北伐军赣南失陷,南雄不保,前方腹背受敌,战局必危,遂经英国领事协调于8月9日由永丰舰转搭英国炮舰摩汉号,离粤赴港,次日乘俄国皇后号邮船,由港转沪,蒋随行。

事件发生时,蒋中正于故乡奉化守制,事变后奉电召赴永丰舰参赞孙之军事行动达42日,咸认蒋日后在国民党内政治地位的攀升此为重要之契机。

粤军在事变后派兵消灭孙中山的民团。而北伐军部分归降叶举,跟随孙中山的许崇智部战败后取道江西入福建。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为纪念中山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日后该舰尚发生意图劫持蒋中正赴俄之中山舰事件。该舰于抗日战争中于武汉遭击沉,1997年中山舰重新打捞出土目前在湖北造船厂展出。


上一篇: 黄埔军校建校90年

下一篇: 胡适提出“打孔店”